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4个前苏联彼得罗夫的建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彼得罗夫做了什么让全人类致敬
他故意隐瞒军事情况,阻止了一场核战争。1983年9月26日,全世界“幸运地”躲过了一场核战争灾难。当天凌晨,莫斯科一处核弹发射基地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美国核导弹的警告提示。这让当时在莫斯科基地执勤的苏联中校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感慨了几分。非常震惊。不过,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他并没有向上级汇报此事。
1983年9月26日凌晨,在莫斯科附近的苏联核导弹发射井内,彼得罗夫中校在当时的雷达屏幕上看到数枚导弹从美国方向飞向苏联,雷达系统说明这不是普通的导弹袭击,而是核导弹。这让他非常意外,也非常不解,美国的核弹竟然会如此明目张胆地袭击苏联首都。按照正常程序,彼得罗夫收到了这个警报信号,他需要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在得到苏联人的批准后,立即对美国展开核反击。但是彼得罗夫不确定,因为雷达屏幕上只有5颗核弹,而按照美国或者苏联的惯例,一旦决定发动核战争,必须全力以赴,将所有核武器全部粉碎以确保全面摧毁对手。而这五枚核导弹,还不足以彻底摧毁庞大的苏联。一旦苏联发动次核反击,将彻底摧毁美国。那么美国发射这五枚导弹有什么意义呢?这顿时让彼得罗夫陷入了沉思,因为当时苏联的雷达系统预测,美国的核弹攻击苏联大约需要28分钟,所以他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应对,而一旦彼得罗夫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1983年彼得罗夫的遭遇(Whathappenedin1983)
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杀伤力越来越大。一向幽默风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严肃地提到,如果发生第四次世界大战,那么人类可能会使用石头。他的话有些道理。在现代战争中,核武器是一提到可以震慑人心的东西。核武器是与核反应有关的武器。不仅有我们熟悉的原子弹,还有氢弹、中子弹、脏弹等等,核武器的杀伤力是众所周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时候,从太空甚地球上都能看到问题,其核心区域的辐射剂量还是比较大的。
美国进行了次核爆试验。当时,科学家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真正威力。与实验同年,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有一个听起来人畜无害的名字,“小男孩”。核爆炸在短短三秒内释放出大量红外线,核心温度高达6000℃。“小男孩”所过之处,几乎无人幸存。后来,美国又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两颗原子弹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
古巴导弹危机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很熟悉。可以说,这是最接近世界末日的时刻。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将给世界带来毁灭的打击。然而1983年又出现了一次紧急情况,当时如果不是佩特罗夫坚持23分钟,说不定半个世界都没有了。
1983年9月26日,苏联的监视雷达出现问题。值班老兵彼得罗夫发现了一枚洲际导弹和五枚核弹。2010年,苏联意外击落了韩国的一架战斗机。一时间,苏联成了风口浪尖,稍有出手,必将遭到反击。
而彼得罗夫此时却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沉着。他没有轻举妄动。他选择和别人商量。分析情况后,他进行了23分钟的检查。也正是这宝贵的23分钟,让贺排除了故障。稍有不慎,看到故障不分析,直接动用了核武器。后果不堪设想,许多城市将化为平地,无数无辜者将在巨大的辐射下死去。
经排查,发现错误是由于云层反光,预警系统误判。可以说,多亏了佩特罗夫的胆大心细,一个小小的失误没有酿成大祸,但也不得不让人捏一把汗,如果他只是一名军人,一念之间再做一个选择,后果可想而知。说是匪夷所思,估计真的要用石头去拼了。
美苏冷战时期,几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两国军备竞赛异常激烈,上到太空,下到地面,下到海底,没有暗中较量。表面上没有引起热战,但两国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互相提防。当时,夹在中间的国家也处境艰难。如果这两个拥有大军事力量的国家之间爆发战争,不知道那场战斗会有多惨烈。好在几次都只是虚惊一场,并没有造成实质的伤害。
我国早拥有核武器,可以算得上是核大国了。但我们很清楚,核武器不是用来挑起战争的,而是用来更好地树立军事形象、捍卫和平的。掌握核技术对生活也有帮助。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技术改善民生的典范。总之,科技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保护自己,科技不应该成为威胁。这样一来,技术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谁能评价二战时期苏联防御将领彼得罗夫将军
IvanYefimovichPetrov战后,彼得罗夫历任突厥斯坦军区司令(1945.7),副督察长-苏联陆军上将(1952.7),军事和体能训练司令部部长(1953.4),陆军副总司令(1955.3),苏联国防部监察长(1956.1)。1957年6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学术总顾问。他是苏联苏维埃第四代表。他于1958年4月7日去世,享年61岁。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追授元帅衔,担任核心。似乎离被冷落还差得很远。
彼得罗夫为拯救人类做了什么?
他做了以下事情:1983年9月26日凌晨,正在值夜班的彼得罗夫中校突然接到预警系统的信号:美国导弹刚刚向苏联发射,而且不止一枚!按照苏军的规定,接到这样的信号,应该立即向上级报告。彼得罗夫很清楚,从核导弹发射到命中目标,只有十分钟的反应时间。换言之,一旦信息被上报,高层根本来不及核实信息的真伪,的反应是立即报复。
彼得罗夫后来描述说,他感觉自己像坐在热油锅上,但他无法接听电话。直觉告诉他,这个信号可能是系统误判。按照他当时的判断,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像电影中常见的桥梁炸弹镜头的拆改,红线和蓝线各占一半。彼得罗夫选择不报告。他呆呆地坐在那里。20分钟过去了,没有发生爆炸。彼得罗夫松了口气,他意识到自己刚刚拯救了世界。